当前位置:首页 > 下载排行 > 正文

唐山储粮智能化升级 手机端助力安全便捷管理

一、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与目标

唐山储粮智能化升级 手机端助力安全便捷管理

唐山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,近年来通过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数字技术融合,推动传统粮库向智能化转型。这一升级的核心背景包括:

1. 政策驱动:根据《唐山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》,到2027年计划完成老旧设备更新及建筑节能改造,包括粮库通风系统、温控设施等关键环节。

2. 技术需求:传统储粮存在人工巡检效率低、损耗率高(约1.5%)等问题,需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管控。

3. 产业升级:唐山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提出打造“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”,要求粮食仓储向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,提升全链条管理效率。

升级目标明确为:

  • 降低损耗:通过智能温控、虫害监测等技术,将国有粮企储粮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%以内。
  • 提升应急能力:构建覆盖“生产-仓储-流通”的数字化平台,实现粮食调运“1小时送达”的应急响应。
  • 二、手机端在智能化管理中的核心应用

    唐山储粮智能化升级 手机端助力安全便捷管理

    手机端作为移动管理终端,在唐山储粮体系中扮演了以下角色:

    | 功能模块 | 具体应用 | 技术支撑 | 效果 |

    | 远程监控 | 实时查看粮仓温湿度、气体浓度等数据,支持视频监控和异常报警推送。 | 物联网传感器+5G网络 | 管理人员可24小时掌握粮情,响应速度提升80%。 |

    | 智能调控 | 通过APP远程启动通风、环流熏蒸等设备,调节仓内环境。 | 自动化控制系统+云端指令下发 | 减少人工操作风险,能耗降低30%。 |

    | 数据分析 | 整合历史数据生成趋势报告,预测霉变、虫害风险,提供处置建议。 | 大数据模型+AI算法 | 粮食品质合格率提升至99.5%。 |

    | 协同管理 | 多级粮库数据共享,支持跨区域调拨指令下发和进度跟踪。 | 区块链技术+政务云平台 | 调运效率提高50%,减少中间环节损耗。 |

    典型案例:唐山城发集团新建的30万吨粮库项目中,“智能仓储保管系统”通过手机端实现以下突破:

  • 环境控制:浅圆仓内环流控温系统可将粮温稳定在26℃以下,抑制虫害滋生,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90%。
  • 应急响应:2025年首批玉米入库时,通过手机预警发现3处局部温升,及时启动通风避免损失200吨粮食。
  • 三、安全与便捷管理的具体措施

    唐山储粮智能化升级 手机端助力安全便捷管理

    1. 硬件升级

  • 绿色仓储设施:新建20个浅圆仓(单仓容量1万吨)配备智能通风、氮气气调系统,实现低氧储粮。
  • 新能源设备:粮库运输车辆全部电动化,2027年目标新能源重卡占比达90%以上,减少碳排放。
  • 2. 数据整合

  • 构建“唐山智慧粮库平台”,对接省级粮食管理数据库,实现从收购到销售的全流程追溯。
  • 应用北斗三代终端,对390艘运粮船进行实时定位,确保运输安全。
  • 3. 管理创新

  • “一仓一码”:每个粮仓生成独立二维码,扫码即可获取仓储档案、检测报告,简化质检流程。
  • 农户服务:通过手机APP提供科学储粮指导,如2024年推广“横向通风技术”,帮助农户减少损失10%。
  • 四、未来展望

    唐山计划到2027年投入6亿元,进一步扩大智能粮库覆盖率至90%,并探索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仓储环境,实现更精准的决策支持。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,推动粮食数据跨区域共享,打造“1小时应急保供圈”。手机端作为“掌上粮库”,将持续优化用户体验,集成更多AI辅助功能,如语音指令控制、AR巡检等,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强保障。

    相关文章:

    文章已关闭评论!